【花卉】花卉合理用药十原则

【【花卉】花卉合理用药十原则】
花卉合理用药十原则对花卉病虫害的防治 , 不能单纯依赖化学农药 , 而是需要根据花卉种植地的实际情况 , 将检疫、栽培制度、抗病虫品种选用、合理的园林管理操作 , 与物理的、生物的和化学的防治方法相结合 , 制定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, 具体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:

一、遵守农药安全使用规则

在花卉栽培中 , 禁止使用的农药有:甲胺磷、甲基对硫磷、对硫磷、久效磷、磷铵、六六六、滴滴涕、毒杀芬、二溴氯丙烷、杀虫脒、二溴乙烷、除草醚、艾氏剂、狄氏剂、汞制剂、砷、铅、敌枯双、氟乙酰胺、甘氟、毒鼠强、氟乙酸钠、毒鼠硅等 。

二、采取安全防护措施

施药人员必须做好规定的安全防护措施 , 防止中毒 。 剩余的药液和施药器械的清洗液 , 应集中安全处理 , 不得随意泼洒 。 不允许重复使用空容器 , 应妥善收集和处理空容器 , 将空容器加以标示安全存放 , 或集中处理 。

废弃和过期的农药 , 必须按国家相关规定处理 , 不能随便丢弃 , 以免使花卉产生药害 , 或使人畜中毒 。

三、科学栽培减少用药

通过耕作措施 , 能消灭部分病虫 , 形成不利于病虫发生的条件 。 同时 , 应提高花卉抗病虫的能力 , 如进行田园清洁、处理病残体、减少病虫的来源、合理密植、增加温室或大棚的通风透光、及时排除渍水、降低田间湿度、科学配方施肥等 , 使花卉健壮生长 , 提高其抗病虫能力 。

四、加强物理防治

为避免病虫抗药性的产生 , 应尽量选择物理防治 。 例如 , 可采用悬挂黄色粘虫板来诱杀蚜虫和潜叶蝇 , 在田间铺挂银灰色膜驱避蚜虫 , 同时提高光照强度 。 利用许多夜间活动的昆虫有趋光性的特点 , 采用灯光诱杀、食饵诱杀等方法消灭害虫 , 还可以采用防虫网来减少害虫发生的几率 。

五、开展生物防治

生物防治也是减少用药、避免花卉产生抗药性的一个措施 。

一是利用能使害虫致病、致死的细菌、真菌、病毒或它们的代谢物来防治虫害 。 通常是人工培养害虫的致害微生物 , 然后制成粉剂喷洒 , 使害虫致死 。 如细菌制剂中的苏云金杆菌对鳞翅目昆虫的幼虫毒性极强 , 杀灭效果极佳 。 试验结果表明 , 利用真菌灭虫的效果也很好 。 如用白僵菌寄生在鳞翅目、鞘翅目等昆虫及蜗类体内 , 能极有效地杀灭害虫 。 白杨虱赤座霉菌对粉虱有极高的致病力 。 利用病毒治虫的研究和应用同样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, 应用较多的是核多角体病毒 。 昆虫病毒的专化性很强 , 致病力也强 , 效果持久 。 实际应用中常将病毒制剂制成水剂、铂剂、可湿性粉剂等 , 喷施或施入土壤中防治虫害 。

二是利用微生物间的拮抗作用及某些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, 来抑制花卉致病微生物的生长、发育 , 甚至使其致死 。 这类物质即为抗生素 。 如代号为“5406”的花菌肥能防治花卉的某些真菌病害、细菌病害以及花叶病毒病 。

三是利用自然界中的生物链、食物链关系或寄生关系来防治害虫 。 例如 , 利用日光蜂防治棉蚜;利用蜻蜓、螳螂等捕食害虫等等 。

还可利用植物免疫力以及植物液汁中的有效成分来防治病虫害 。 如用蒜汁水溶液能防治不少种类的病菌 。 利用植物生理活性物质来防治病虫害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重点 , 是前景很好的方法之一 。 此外利用生物工程方法防治病虫害也是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, 如转基因技术等 。

六、对症下药

花卉病虫害的防治首先要了解病虫害的发生原因、侵染循环及其生态环境 , 掌握危害的时间、部位、范围等规律 , 方能对症下药 。

推荐阅读